|
姓名
|
刘妮
|
职称
|
助理研究员
|
联系方式
|
liuni@sjtu.edu.cn
|
研究专长
|
先秦儒家哲学,中国哲学史,基督教与中国文化
|
开设课程
|
先秦诸子哲学,中国哲学史,中国文化及其哲学,爱与生死,美学原理
|
|
刘妮,女,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,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助理研究员.
学术专著:
学术论文:
期刊论文:
(1) 《论语》中的“喜”与“乐”,《哲学与文化》(A & HCI),2017.11,第四十四卷,2017(11):167-182。
(2) 从《论语》看孔子的“乐”与“哀”,《云南大学学报》社会科学版(CSSCI),2017(6): 41-46。
(3) 从《论语》看孔子论“仁”与“爱”,《中国哲学与文化》(第十二辑),漓江出版社,2015年5月,第177-194页。
(4) 从“颜回之死”看孔子的情感经验,《东海哲学研究集刊》第18辑,2013年1月,第71-102页。
(5) 书评:刘笑敢:《诠释与定向: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研究》,《哲学与文化》(A&HCI),第432期,2010(5):149-152:。
译文:
施特劳斯与《迷途指津》的英译,张缨等译:《犹大哲人与启蒙——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:卷一》,“经典与解释”辑刊,(CSSCI来源辑刊),刘小枫编,北京:华夏出版社,2010年,第441-455页。
会议论文:
(1) 《孟子》中的“爱”与“恨”,“Chinese Philosophy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”,第20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,2017年7月4-7日。
(2) 孟子论“爱”与“良心”,“情感与价值”学术会议,天津南开大学,2017年6月24-25日。
(3) 墨子与孟子论“爱”,先秦诸子哲学与交锋国际学术会议,香港中文大学,2016年12月15-17日。
(4) 从情感与诗、歌的关系看孔子的诗教,返本与开新——青年美学论坛暨第一届青年美学论坛(2016)学术研讨会,2016年8月27-28日。
(5) Anger and Self-Cultivation in the Analects, In pursuit of wisdom: Ancient Chinese and Greek perspectives on cultivation, 15-18 January, 2016,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, Sydney, Australia(Paper Submitted).
(6) 唐君毅对刘宗周“意”与“情”之哲学诠释,当代世界中的中国哲学——第19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,香港中文大学,2015年7月21-24日。
(7) 从《论语》文本看孔子的“乐”与“哀”,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校际研究生论文发表会,2012年6月8日。
(8) 从《论语》文本看孔子论“仁”与“爱”——兼论牟宗三对“道德情感”之诠释》,当代新儒家与西方哲学——第九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,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办,2011年12月5-7日。
(9) 《颜回之死与孔子的情感经验》,发表于传统与现代——华人青年哲学会议,北京大学哲学系、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,2010年9月11-12日。
荣誉与奖励:
1999年,获得北京大学“冯芝生奖学金”
2011年,获得香港中文大学“刘静窗纪念奖学金”